好莱坞一向擅长制作科幻类型影片,从早期的《星球大战》到近期的《银翼杀手 2049》,影片中神秘外太空、未来战士、人工智能、飞行汽车等科幻元素不仅深受影迷喜爱,也为未来科技产品的发展提供了前瞻性。
今天,我们就来盘点下经典科幻影片中的黑科技元素,或许不久的将来,科幻终究照进现实,服务于我们。
未来恋爱之“AI+AR”:
先拿最近上映的《银翼杀手 2049》来说,Wallace公司推出的“陪伴型人工智能——“Joi”:
海报中,Joi的广告宣传语便是“Everything you want to hear”。由此我们可知,标准版Joi的形态更像是现如今火热的“AI语音助手”,拥有温婉甜蜜的声音,在你推开家门后,自动识别开机,一直跟着你的思路和你聊天,“假装”为你做饭,和你一起吐槽工作,安慰你疲惫的心灵,这一切,都仅仅存在于声音。
当然,如果你需要她现身,就需要另外购买显影成像设备,达到终极“人型陪伴”的效果,也就是我们当前称之为的AR技术。
接着我们再来谈谈2013年上映的影片《Her》(《她》)。
在四年前AI热度并不像现在这样火热的前提下,影片凭借新颖的剧情和AI科幻元素,塑造出跨越界元的“AI爱恋”。通过海报便能看出影片突出表达的科技感(编码+语音指示):
遗憾的是,《Her》自始至终将虚幻的爱情定格在AI,并没有通过AR现形。也留给影迷无限的遐想。也开创了斯嘉丽·约翰逊仅通过配音的献声表达,未出镜依然获得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项先例。
未来汽车驾驶之“AI+AR”:
我们还是先拿近期上映的《银翼杀手 2049》来说起,科幻题材必定要有未来的飞行器或磁悬浮汽车,才能让观众有代入感。先上影片中的未来汽车:
静态的外观倒是和“贾布斯”发布的乐视生态汽车FF很像。
动起来就是另外一番天地了,可上天入地。
同样的场景在影片《全面回忆》中也有体现,当然有很多影迷质疑该场景借鉴了97版《第五元素》:
科幻背景下的车内驾驶镜头,很多都以AR+AI虚拟技术来呈现,包括超级英雄蝙蝠侠和钢铁侠。
以及我们的《碟中谍》系列:
更多未来黑科技,值得我们期待!
Bonus:(真正的“暗黑”科技)
复制人,2001版电影《AI》
复制艺伎+AR,2017版《攻壳特工队》
通过远程遥感技术+GoogleGlass眨眼即发射导弹技术,2017版《银翼杀手 2049》
植入手掌的无线通讯模组,2012版《全面回忆》